栏目分类
文|吴钩随笔
做了妈妈才明白:
这个身份,不只是多了一个人叫你“妈妈”,而是从此要用一生去练习的一门功课。
练习放下控制,
练习理解迟钝,
练习接受平凡,
更要练习,与自己的焦虑和解。
01|当妈,是一种渺小却伟大的存在
你会发现,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,世界突然变得不一样了。
原来每一个平常的清晨,都充满了柔软与期盼;
原来一句“妈妈我喜欢你”可以瞬间瓦解一天的疲惫;
原来你愿意为了一个小人,心甘情愿地放下自己。
你从未这么渺小过——因为你要放弃很多东西;
你也从未这么伟大过——因为你正见证一个生命慢慢长大。
人民日报有句话让我破防:
“如果你是个普通父母,没资源、没背景,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,那你就多夸他、鼓励他、理解他,这已经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。”
02|不完美的父母,也能养出幸福的孩子
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,甚至连“合格”两个字都不敢轻易说出口。
但我们能做到的是:
不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;
不用“为你好”绑架他们的自由;
不把自己的焦虑、恐惧、遗憾转移给他们。
心理学家说:“一个被理解的孩子,更有力量去成长。”
教育,从来不是技巧比拼,而是态度的传递。
你愿意理解他、接纳他,他就愿意靠近你、信任你。
03|父母最大的修养,是放下“过度期待”
“我希望你考名校”“我希望你有出息”
——听起来好像是爱的表达,其实藏着无声的压力。
而孩子真正想说的是:
“我不一定非要那么好,但我想被你看见。”
接受孩子的普通,不代表放弃要求,而是尊重他成长的节奏。
他是慢热型,那就给他多一点时间;
他是感性的,那就别逼他按“理科思维”做事;
他不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他是他自己。
父母最大的觉悟,是从“我希望你成为什么”变成“我愿意陪你做你自己”。
04|你照顾好自己,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
你有没有想过:
孩子未来的模样,其实藏在你现在的样子里。
你健康、自律、有热情,他自然也会更积极面对生活;
你焦虑、急躁、内耗,他也容易变得敏感和压抑。
别总担心孩子“将来怎么办”,请先问问自己:
我的生活是否有热爱?
我的身体是否还健康?
我的情绪是否平稳?
我的心,是否柔软?
等我们老了,不需要孩子照顾、不拖孩子后腿,能独立生活,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。
05|孩子的一生,不是我们来“安排”,而是我们陪“看见”
有句话很治愈:
“每个孩子出生时,都自带干粮,带着他的命数而来。”
有人适合做医生,有人适合做工匠;
有人天生适合飞翔,有人愿意稳稳落地。
父母不是导演,而是观众;
不是雕刻师,而是陪跑者。
真正的爱,是放手让他奔跑,也有力气在身后守望。
写在最后:
当妈是一场漫长的修行,
从全力以赴地靠近,
到心甘情愿地退出。
这一程,我们学会了控制情绪、收起锋芒、练习耐心,更学会了尊重、放手和爱本来的样子。
愿你我做一个普通但温暖的妈妈:
不焦虑、不比较、不操控,
用平常心对待成长的慢热,
用松弛感照亮孩子的未来。
点个“赞”吧,
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完美,
而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爱得更刚刚好。
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/07/05当妈, 是一场悄无声息的修行
- 2025/06/26全区高、中考保障工作专题会议召开
- 2025/05/25乌克兰谈判代表团由12人组成,乌防长率领
- 2025/05/23民生证券:给予宝钢股份买入评级
- 2025/05/19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美谈关税问题